2020年11月18日
黄爱国|我真的得强迫症了吗?
第一讲 我真的得强迫症了吗?
打破心灵枷锁,过自在人生,大家好,我是黄爱国。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强迫课的第一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本课程内容,得到切实的收获,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强调一下收听本课程的一些要求:第一个,本课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性课程,因此,建议大家尽量按照课程顺序从前往后听,而不要选择性地收听。第二个,听本课程内容时,要尽量结合自己,举一反三,这样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个,每听完一讲,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我真的得强迫症了吗?
下面,我介绍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因为这是第一节课,所以呢,我会跟大家讲一下:第一,到底什么是强迫症,判断强迫症有哪些标准?第二,强迫症和强迫性人格的区别是什么?第三,强迫症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是怎样的。好,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课程内容。
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有很多人会自嘲:“我有强迫症”。 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比如鞋子要摆放的整整齐齐、钱要根据金额的大小按顺序排好、两边的鞋带要一样长等等,慢慢的,大家都把这种行为称为强迫症。但其实,强迫症可没这么简单,如果只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判断的话,那很多人可能都是强迫症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强迫症呢?
根据最新的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对强迫症的具体定义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的强烈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怎么来理解这个定义呢?有意识,指的是有自知力,即自己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清楚的认识能力,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强迫也好,反强迫也好,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外来的。那么,什么叫自我强迫,什么叫反强迫呢?“自我强迫”就是会控制不住地出现的各种担心、怀疑、恐惧等,也就是各种‘怕’字。自我强迫就像一个小黑人,当他出现之后,自己就会非常害怕,那怎么办?往往就是要么顺从他,听他的,要么排斥他,总想把他赶走,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心安一些。那么,这些顺从或排斥就成了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即强迫症状。而“反强迫”是什么呢?他就像一个小白人,是一种和自我强迫相反的想法,比如“你没必要那么怕,没必要那么听他的或排斥他,没必要那么做。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于是,小白人和小黑人就打起来了,让自己痛苦不堪。
所以,强迫症的关键点在于,强迫者明知自己的症状是毫无根据甚至是荒唐的,但却没有办法自控和摆脱,陷入极度的内心矛盾和冲突之中,因而感到极为痛苦,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间长了,还会陷入彻底的无助和麻木,焦虑、抑郁,对一切失去信心。但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强迫症并没有发展为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倾向。
强迫症的诊断有比较严格的标准,比如,真正的强迫症一般都会有比较严重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会有比较强烈的心理痛苦,病程至少要3个月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想自己初步判断是否得了强迫症,通俗来说,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是自己感觉到的痛苦程度;第二个,是症状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其中,第一个标准,即求助者自己感觉到的痛苦程度更为重要。
比如,我认识一位女士,每天回家要擦洗地板、整理家具两三个小时,甚至影响到她的睡觉了,但她整理的过程中并不纠结,整理后又觉得很舒心,内心并不是很痛苦。这就不能叫强迫症,人家还觉得是自己的好习惯呢。
根据强迫症的第二个判断标准,即对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来判断的话,如果一个人偶尔会有些纠结的小习惯,比如,偶尔的犹豫不决、偶尔的不放心,偶尔有某些小动作或钻点牛角尖等,对他的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那就不叫强迫症,而是他的习惯或个性。每个人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个性了嘛?难道大家的习惯都要一样吗?有最合适的标准行为吗?当然没有。
有一次,我讲心理学的课,课后有一个学生问我:“黄老师,我每次遇到大的考试,就会特别纠结,总怕自己考不好,这个算不算强迫症?”我问:“小的考试呢?”她说“小的考试还好”,我说“那就不算,大的考试,大家都有些担心,很正常啊。况且你的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那当然不叫强迫症了。”
总之就是,如果某个人有一些强迫表现,但人家并不为此苦恼,对日常生活影响也不大,那可以算是人家的一种习惯,不算心理问题。
所以,根据上面这两个标准,大家自己判断,你的困惑属于什么类型。是一种习惯呢?还是强迫症?如果不太确定,那就到专业机构去做明确诊断,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但是,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人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状,已经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并不感到苦恼,那这也不能叫强迫症,而是一种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是比强迫症更为严重的一种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和强迫症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是看症状出现的早晚,另一个是看他的自知力,即他自己对自己症状有没有认识能力。强迫性人格,是从小就形成的一种强迫的习惯,对自己症状的自知力也不强,或者说,并不为自己的强迫习惯而过于痛苦或纠结。而强迫症就不一样了,症状出现之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还是比较好的,症状出现后,才开始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才开始深陷痛苦。强迫症往往是一边有强迫思维或行为,一边又觉得这种思维或行为不好,中间充满纠结,之后又懊悔不已。强迫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自知力是很好的,因此,会积极求治。而强迫性人格者,自知力要差一些,痛苦感并不是特别强,求治愿望也不足。因此,改变起来更为困难。
简单地说,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从小就这样,痛苦程度低,改变愿望也不强烈;而强迫症的特征是:症状出现后,才这样,痛苦程度高,改变愿望很强烈。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强迫性人格的标签。
那么,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常见的表现有两类,分别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叫强迫观念,顾名思义,就是思维上的纠结。强迫思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排斥为主的,比如总怕出现某种念头、画面或感觉,越怕出现,结果却出现得更加频繁,陷入剧烈的排斥与反排斥的斗争之中。另一类是以屈从为主的,即一想到某个念头,就围绕这个念头毫无根据地想象、推理到各种严重的后果,因此,反复回忆、纠结,寝食难安。
强迫行为,则表现为外在的各种强迫动作,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由自主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往往是因为内心过于恐惧或紧张而引起的,比如越怕手抖越手抖的,越怕口吃越口吃等等,另一类是自主的行为,因为内心有“怕”字,如怕万一、怕不完美,所以,通过一些重复或逃避行为来缓解这种恐惧感,具体表现为各种重复行为。比如,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反复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等。当然,各种回避行为,如恐惧某些场合,就想方设法回避这些场合,这些行为也算强迫行为。
那么,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又是什么关系呢?通常,有强迫行为,背后肯定有强迫思维。但反过来,有强迫思维,不一定有强迫行为。这是因为,强迫行为是来自于强迫思维的。比如,一个人总是出现反复洗手的行为,为什么?是因为他不放心,怕没洗干净,会有严重后果等等。这个怕就是强迫思维。也就是说,他内心有怕的强迫思维,然后才有反复洗手的强迫行为。他不那么怕的话,当然不会去反复洗手。
有强迫思维不一定表现出强迫行为,又如何理解呢?比如,有个人脑子中总是冒出某些念头,他越排斥,冒得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他内心很痛苦,却无处可躲,往往就只表现出强迫思维,而没有强迫行为。当然,多数求助者往往是既有强迫思维,又有强迫行为。
那么,强迫症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强迫症多数在青春期,即初中到大学阶段爆发。在青春期,性发育迅速,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如果一个人从小形成的性格过于严谨认真、伦理道德观念过强的话,在面对自身的变化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时,性格上的过于压抑就与生理上的快速爆发不能匹配,就会陷入“向外爆发-向内压抑”的矛盾,出现极大的内心冲突,结果,就会以各种症状表现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
第二个,强迫症状会有波动性。在外界压力不大或有真正发自内心愉快的时候,症状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但如果遇到挫折、困难,或压力过大时,症状就会反复,甚至加重,这也是症状的规律。一些有强迫症状的人,如果某一段时间过得很顺利,即使不经过治疗,他的症状也可能会好很多,甚至一两年没有症状,但一遇到困难,症状就会卷土重来,甚至有濒临绝境的感觉。
第三个,强迫症都会缠上那些性格好过头的人。患上强迫症的都是那些性格过于严谨、认真,完美主义、过于在意别人评价的人。那些吊儿郎当、脸皮很厚的人,强迫症是永远不可能缠上他的。
第四个,强迫症多数会伴发焦虑或抑郁情绪。有的强迫者说,我总是感觉到惶惶不安,是不是有焦虑症了?或者说,我总是闷闷不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是不是得抑郁症了?其实,对强迫者来说,这些焦虑或抑郁情绪往往是由强迫引起的,或者叫继发症状,并不是常见的焦虑症或抑郁症。强迫的人为什么多数都焦虑或抑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摆脱不了“怕”字。一个人,自知力完整,清清楚楚,却总也摆脱不了怕的困扰。越想摆脱,越无法摆脱,日子久了,能不焦虑吗?持续焦虑下去,做事情还有兴趣吗?当然没有。当兴趣降低、情绪低落了,当然就开始抑郁了。而当强迫症状缓解后,那些焦虑、抑郁情绪,自然就得到缓解了。所以,对于强迫伴发的焦虑、抑郁,解决强迫才是关键。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在介绍强迫症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恐惧症。因为,恐惧症跟强迫症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比如艾滋病恐怖,它到底叫恐惧症还是强迫症?比如“洁癖”,是强迫症还是恐惧症?其实都很难清楚地区分。如果非要区分的话,恐惧症一般有回避反应。比如,为什么叫社交恐惧,而不叫社交强迫?因为他会逃避一些人、一些场合。在这个课程里,除了强迫症之外,我们也会谈到一些常见的恐惧症,所以,这个课程内容对社交恐惧也是完全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