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动力性咨询个案概念化的现状
2021年12月7日

心理咨询:动力性咨询个案概念化的现状

个案概念化的背后,就是对理论模型的选择。那么针对这一点,我们无疑就得老老实实学理论。

 

现在中国像咱们这样开业的、包括医院的咨询师们,确实容易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容易给监管部门一种感觉,会觉得我们比较野:干活没问题,但介绍介绍你的工作,用你的语言去表达一下的你选用的理论模型和你的理解,我们往往就会——你别让我说,你让我干就行。

 

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确实存在缺扎实的理论基础的现象。

 

现在有一个怪圈,一方面理论深度研究尤其是新的创建并不多,但社会监管带来的项目立项研究等应用理论越来越多,投入很多资源做研究,但这些研究更侧重于临床应用。虽对实际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关于精神灵魂的理论深度的探索可以说是近乎停滞。

心理咨询:动力性咨询个案概念化的现状

这点源于社会越来越急躁。

 

但急躁是现实,你不能改变他的急躁,你要适应他。所以认知行为就会得到发展。但是我觉得越是个人执业,越需要通过把理论搞扎实,然后让自己的心里更有秩序、更稳定。我有个同学参加了中德班,同时参加了中美班。中美班干了一件事,就是在他们三年集训结束之后,同学们集体“绑架”了他们的老师,线下搞了一个理论学习小组,也是两三年时间,老师会单独针对这些同学制定一个讲义,就是像回到了大学的课堂里去学习。

 

这个同学我是把她视为老师的,她的体会是理论学习很重要,和个人分析同等重要。因为它能让一个人的心里有结构、有逻辑。这样就有了秩序。你如果单凭你的情感和感受,这个要求的你的功力太深了,你不能指望自己是扫地僧。扫地僧是没有什么招式的,就一个破扫把。不管是降龙十八掌还是乾坤大挪移,他都是一个破扫把扫过去。那是因为他的功力太深厚了。但是我们不是扫地僧,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而理论就是设置之一,它能让我们保持必要的稳定。

 

我们不难见到两三天这样的工作坊,大家很快就会把那些内容学习到。但是没有讨论、督导、实习、体验和对某些点进行细致研讨这样“咀嚼”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很难完成学习者的内化,所以当一个人来到面前的时候,忽然发现你的理论都不见了,会有束手无措。有时美其名曰“我们用自己这个人与对方工作”,话本身是有真内涵的,但不同人未必味道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