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来访者和TA们的暗黑舞蹈(上)
2021年5月20日

咨询师、来访者和TA们的暗黑舞蹈(上)

郭会伦:动力咨询的精彩——咨询师、来访者和TA们的暗黑舞蹈(上) 
 
大家晚上好,我是郭会伦。今天我们有机会围绕“潜意识以及潜意识是如何工作的”这个话题,进行一个微课讨论。我们前45分钟依然是把我对于相关主题的理解给大家分享,接下来我们可以围绕一些问题,或者是大家觉得我没有说清楚的继续讨论。大家如果有什么自己的心得体验也可以分享。
 
今天也给出了一个标题——咨询师、来访者和TA们的暗黑舞蹈。这里有两个注解,分别是无意识交流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如何对来访者的无意识进行工作?这两个话题是比较接近精神分析和动力咨询很核心的部分的。这次微课时间短,没有时间把精神分析结构化的理论、操作还有一些具体工作技术说清,时间是不够的。但我自己希望通过这次微课能够说清楚,人的心里痛苦是怎么形成的?痛苦是怎样进入潜意识的?潜意识从哪里来?这些潜意识的痛苦又是通过什么样的伪装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又是如何成为症状、行为、情绪和人际互动上的异常的?还有潜意识是怎么样让我们不能够主动通过自己的能力知识去主动控制的?精神分析又是怎么理解心理障碍的治愈的?这些问题如果能够说清一些的话,那么关于潜意识交流以及如何对潜意识进行工作大家自己可能就会有更真切的体会,将来学习到精神分析和动力咨询完整的理论知识以后,你们在操作时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假如只是学了理论知识和操作的技术而没有体会,那我觉得我们也只能是利用书本的知识侃侃而谈,但真正面对一个人时,依然可能会束手无策。首先一点不能忘记的是:所有精神分析的理论点、学说点,都是在试图弄明白人的精神灵魂和心理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它所有的经验学说,都是为了弄清这些。那么今天,我觉得我们最好是在一个想象的叙事当中,去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当然我们说进入是太狂妄了,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想象,在一个情景当中去体会体会。
 

 

 
我想象出来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妈妈正在另外一个地方忙自己的事,突然她手机得到信息被告知自己十个月大的孩子发烧40度。就是这么一个情景片段,我们会进行关于三个妈妈的想象。
 
第一个妈妈,当得到这个信息之后有表现出来各类的情感:操心、着急、心疼……但她同时很快通知孩子的照看者尽快去医院急诊。交代完这个事以后,她就迅速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然后赶去跟孩子会合。这个妈妈跟孩子会合之后,我们假定孩子已经被照看者带回家里,也服药了,烧也退去了,正在休息睡觉。这个妈妈回来以后会去看看孩子,看孩子衣服湿不湿?出多少汗?是不是睡着的?然后她隔20分钟就会去给孩子喂水,不管孩子睡着没睡着,跟孩子说说话摸摸孩子的脸,或者是抚摸孩子的手脚、身体。不时还会问孩子,孩子也可能会睁开眼睛,也可能会一直睡着不搭理她,但这个妈妈依然这样做,看孩子衣服湿了会来回换换衣服等。
 
第二个妈妈,我们想象成这样的内容,就是她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更有效、更快捷的通知照看者去哪个医院,甚至她联系好某位急诊科的医生,她也把自己手头事放到一边赶到孩子身边。回到家场景跟第一个妈妈一样,这个妈妈一看孩子没事,她就休息或者是通过手机继续自己的事。这个妈妈更科学地每隔五分钟就会去看看孩子,给他物理降温或者是看看他怎么样。她也会每隔20分钟拿温开水给孩子喝等等,做完了她又会去做自己的事,就是第二个妈妈。
 
第三个妈妈同样的得到这个信息之后,她立即就哭了。然后非常着急对手机那头的照看者说一定要尽快去怎么样怎么样,有什么消息一定要跟我说。这个妈妈因为太伤心,就忘记了去把自己的事放下请假或者停下来回去看孩子,这位妈妈就一直哭泣着守着手机等待各类信息。当她得到照看者跟她发信息说:孩子已经退烧没事回到家了,这个妈妈才平静下来。
 

 

 
这是三个妈妈的养育情形。我个人直接说我的理解,第一个妈妈,相对而言是比较称职的一个妈妈,她是一个妈妈的角色。第二个妈妈,很像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而第三个妈妈,就是一个好像比孩子发烧40度还焦虑、还危险、还害怕、还心痛的一个妈妈,相对地在养育能力方面来说,是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妈妈。
 
当然我们在这儿不去分析妈妈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情况出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母亲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痛苦过程。我们只围绕孩子来说。对于第一个孩子而言,因为发烧40度所以会有害怕,但他更直接的是会脑袋疼、嗓子疼和肌肉疼。可是这个疼是没有办法分担的,他只能自己承受,谁也体会不到,妈妈也体会不到。可是他在疼的过程当中,他不时地能够听到熟悉的声音,能够接触到熟悉的妈妈的皮肤,或者能够看到妈妈熟悉的目光。而且他看的时候,妈妈也不焦虑,蛮稳定的。在这个孩子疼的时候得到的这些都是来自于妈妈的信息,他是伴随着妈妈传递过来的这些信息度过那个疼的,虽然这个疼是一定要受的,但他是伴随着妈妈给他传递过来这么多的链接和互动度过去的。我们说这样的一个互动,就是除了身体上疼以外,在心里层面妈妈能够给出自己的爱,让他感觉到在疼痛的时候有陪伴,痛和爱都比较清晰。
 
第二个妈妈,在心理需求这个维度上什么都没有给到。
 
第三个妈妈就比较复杂,这个孩子会体验到,当自己痛的时候,妈妈比自己还痛,妈妈好像比自己还危险。自己烧40度很难受,妈妈的样子可能会更难受。我们说的这个情形是孩子没见到妈妈,但实际上,这种养育的方式是一天都会无数次重复的,并且还会重复很多年。所以,这个孩子是一定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的——当他害怕的时候,当他疼的时候,当他无聊的时候,当他冷、热的时候,他的妈妈比自己还热、还疼、还焦虑。
 
第一个孩子他也会觉得疼,确实疼,这就是该自己受的,没办法。但疼的时候有妈妈的情感陪伴,这个疼就好像还好。第二个孩子,这种场景如果经历的太多了,就会绝望。他在疼的时候,当然也渴望自己不疼,可是没办法,他一定要接受这是事实。此外,他就会渴望有人陪伴,但他一次一次都得不到,于是这个孩子心里就会留下一个体验:绝望,不再祈求。第三个孩子就复杂了,他心里会留下啥滋味呢?就是我还要不要疼?我还能不能疼?因为我一疼我妈妈就会挂掉。这个孩子就会出现一个情感冲突。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说,这三个孩子分别留下三种心里滋味、心里体验。第一个孩子,就是好的是好的,坏的是坏的,他都经历了,很清晰,他也能接受。第二个孩子,得到的一个体会,就是绝望、空、没有陪伴、没有关心,他也不再祈求,不再期望别人会对自己怎么样。第三个孩子,会留下一种害怕的体验,一方面自己渴望得到爱,但另外一方面就会害怕——如果自己得到了对方会不会受伤,如果自己伤痛了希望对方帮助,对方会不会受苦?对方会不会因为我的需求而挂掉?对方会不会焦虑?自己本来是希望得到帮助的,结果自己一求助仿佛就变成了一个施害者,这种冲突,就是这个孩子内心的体验。
 
这样的场景分布在养育的很多细节片段中,所以他会重复无数回。对于白纸一张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而言,跟妈妈早年的互动产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牢固。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师来说,这就是一个人的核心情感体验。我们必须要敬畏的一个事实是:这些情感体验,或者说是心里滋味,是一个孩子全部心理能量的内容。以后他进幼儿园、进社会、恋爱、结婚、生孩子,不管他以后处于什么阶段,都会受到这个滋味的影响。因为这是他从无到有,从无到生出来各类经验的全部内容。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也非常容易的就会发现,有的来访者来到我面前不用说话,我们就能闻到这人身上有一股味道——他很紧张,很害羞,很恐惧,或者是很冷漠等等。而在以后的分析当中就会发现,这些是他幼年就有的很基本的情感基调。
 
心理世界的作用,也是符合逻辑学的。从逻辑上讲,每个人心中的体验也都有好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是。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当一个人感觉好的时候,他就会去享受人生。只有当他感觉坏,而且是持续地坏的时候才会出问题,才会来到我面前。所以,精神分析,包括我们做咨询师,要面对的、要讨论的都是那些不好的感觉和不好的体验所带来的外在困扰。
 
同样,我们虽然没有证明,但是我们也可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大家都是人,都有正常的爱的渴望、分享的意愿等。但当一个孩子心里有很重要的某个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按逻辑上讲,就是你忽视我,我就要恨你;你控制我,我就要反抗;你惩罚我,我就要反击,这是正常的逻辑推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这个孩子要让坏的、愤怒的、和他的攻击性出来的时候,他也会同时意识到,面前这个人是把自己养活、给自己温暖、给自己爱的妈妈,她是自己最重要的唯一。如果这些都失去了,那么全世界就再都没有其他了。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不能出手。他会犹豫,会陷入爱与恨、生与死、自由与束缚的冲突之中。精神分析在这个这种情况下的理解就是,小孩子会使用分裂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情感,不然内心世界就会崩溃。
 

 

 
在这儿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例子:一个人被判了无期,他可能会绝望,可能会了无生趣,或者可能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搞破坏,反正是自己没希望了。但他的情感内容和内心体验是单一而清晰的。另外一个人是在等待被判刑,而且各种资料显示,他很有可能会被判无期。判决还没有下来,他处在一个不确定当中。我们确实能够发现这个处在不确定当中的人更焦虑。虽然他不绝望,但他就会处在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里,不能想,一想就会焦虑不安,就一定要去做点什么,否则的话就好像他的精神世界会崩溃一样。小孩子在这个时候,就会通过分裂这种方式把好的跟坏的分开——把坏的处理掉,只留下好的,这样一来精神焦虑就没有了,也就安静下来了。
 
当然我们现在是清楚的,这些坏的其实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通过很特殊的心理作用给处理掉了而已。对于这种方式,我们现在称之为防御机制,它用来保护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崩溃,并且是临时有效的。但大家别忘了,我一焦虑就分裂,再焦虑再分裂……可以重复使用。那么我们要问了,那些坏的痛苦哪里去了?在这儿,就出现了一个词,叫潜意识。这个词并不是由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的,是尼采甚至更早的哲学家们最早提出来的。我们假定心里有一块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收集坏情感的,比如愤怒、羞耻、恐惧、贪婪、无奈、无力、沮丧等等。这个地方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潜意识,这就是潜意识的由来。
 
精神分析还认为,坏的体验人并不能消除掉它,而是会通过很特殊的心理作用机制(比如说防御机制)把它压抑到潜意识这个地方。精神分析还给潜意识的功能特点一个描述,就是潜意识的东西,是不能够去碰触的。你没有办法通过资料整理一下分类比较,也没有办法通过现有意识层面的这些手段去碰触它,更没办法对它工作。所以自有人类以来,就会有各类的这种著述,讲述这种一个人出来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表现方式、情感发作等,旁人理解不了,也没办法去分析。以前的我们称之为发疯癫狂,有人叫他犯神经,现在我们给他一个名词,叫做神经症性的焦虑。
 

 

 
那些坏的东西并没有消失不见,他只是在心里很隐秘的地方,那里是一个黑暗的世界,都是一些恐惧、羞耻、愤怒等。这些东西在日后通过一些特殊的创伤事件诱发因素,它会被激活,而一旦被激活,它表现出来的各类症状是常人没有办法解读的,这个就是神经症性的焦虑。
 
我们动力咨询的工作目标就是,既然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的理解那是一个创伤体验在作祟,它出来以后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花样(症状),让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人际互动、情感控制、自我情感的调节、包括身体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推演一下了,答案是现成的——那就是进到他潜意识里,把这些坏的东西给它弄出来。弄到哪个地步呢?就像第一个孩子那样,让这个人体会到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你经历的那些坏的已经发生了,你得接受它,它不可能被你给藏起来。
 
如果能够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经历了那么多坏的,而且让他放弃幻想,就是坏的会变成好的、自己的爸爸妈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自己面前的领导或者是爱人也会变成另外一个更好的人的幻想。如果说放弃对他们的幻想,那他就能接受这些坏。当他真正接受这个坏的时候,就像那个被判无期的人,他不会再进入让他焦虑的想象中去,他会在现实层面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事情,比如可能会通过表现好减刑,那么自己就依然是有希望的。一个人经历再多的创伤,只要他能接受那个坏的事实,比如说,爱自己的那个爸爸妈妈并不是那么好,能力并不是那么足。一旦接受了,他可能就会生出来一个新的做法:不再是通过症状,而是他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那个对自己好的人,靠近真正让自己身心愉悦的那个人,然后用心去维系关系得到爱。可如果说做不到这个,他就会掉入一个想象,并且一直保留着那样一个幻想不接受。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要做到这一步,让来访者像第一个孩子那样,好的与坏的了了分明,并接受自己不是自己想象地那么好,也不是自己想象地那么坏。这样一来,当再有一些让他为难、不想接受的事件发生的时,他痛苦的时间就会短一些,或者是能够很从容的度过去。
 
刚才说了两段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针对潜意识里边的东西去干它,把它搞定就好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对于潜意识的很多想象,最后形成这种理解和学说的内容就出来了。(未完待续)
 
图文来源:静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