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干货丨强迫症的内在自恋机制 文字稿
微课讲解人:郭会伦
伙伴们晚上好。
我们今天讲解的是强迫症来访者的内在自恋机制。
今天这一个半小时我们依然是前一个小时我把想分享的东西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自恋的一些理解,或者是一些前辈分析家们的一些解读。第二部分我们是要结合一个案例来阐述强迫症来访者内在自恋机制。这个案例,是我一个德国老师在演讲当中提供的一个案例。
提到自恋,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爱。
我们今天要说的“自恋”,可能比我们平常说的这个爱恋、恋爱,这种爱更广泛一点。
今天我的分享是想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拍照或者照镜子这个话题展开。拍照、照镜子,结果都会有一个“像”。拍照会有照片,我们看镜子,看到镜中有一个“像”,只是一种“像”,显然那个“像”就是反映我们自己,反映很多方面。
我们就从“像”这个概念开始今天的分享。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总会被“像”所捕获,“像”有很多很多内容。比如说,我们在异乡的时候听到乡音,我们就会被她吸引;我们看到跟我们一样的黄皮肤的人在国外,也会被这个黄皮肤的同类吸引。在动物界有更多这种现象。比如说很多动物都是成双成对,孔雀会在另外一只孔雀面前开屏。还有,小时候,在农村,我们经常会在田地地头放很多稻草人,有了稻草人以后,在高粱地,谷子地,麦地,能够防止很多鸟去啄粮食。稻草人,以及跟我们有共同属性的人,在看到的人眼里都有一种“像”。这种“像”起的作用很大,甚至可以说,起到一种支配的作用。换句话,这个“像”,具有驱使一个动物作出某种行为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其实就是后来精神分析界所称的“自恋”。
“像”从哪里来的呢?
精神分析的理解是从想象而来的。
想象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甚至说,动物的一个基本的属性就是:具备想象的能力。有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就会想象出来很多很多的“像”。“像”是有影响力的,它能够驱使人去做很多行为。至于人、动物,为什么会这种想象的能力?这涉及到太复杂的进化论的一些内容,我们没那个能力讲这些。大家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所有的生物具备一种想象的能力。有了这种想象的能力,他就会想象出来很多很多的“像”。而“像”能够驱使人去做很多行为,养成很多习惯,这就是我们说的“自恋”。
人也是生物。成“像”的原则,肯定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行为习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人类,跟这个世界的关系都带着一种自恋的形象特征。有人说,人或者人类就活在想象中,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人是很特殊的一个群体。我们人类受支配的情况跟动物又不一样,更复杂。因为我们不单处在想象当中,我们还处在一种另外一个说法叫“象征”的影响当中。这种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语言为代表,对于很多事物,很多自然存在,进行定义,赋予意义。
有了这些定义跟意义就能揭示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最终会成为文化,形成一种生存和社会的秩序。这些内容都是象征的体现。而象征对人类的行为也进行着一种决定性的支配影响。它跟想象一样,看不到,摸不到,但确实存在。这包括:爱的感觉,性吸引,偶像崇拜等等。这些人类最基本的行为,一方面无一不是被想象迷惑的结果,它本身就会带有自恋的特征。但是,由于象征的加入,这个影响的加入会让人类对这种感觉进行甄别,这种甄别包括:交流、沟通、磨合、综合分析或者是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去检验,通过人际互动,诉说心事,讲彼此的故事等等。经过这些过程的就会形成某种超越。这种超越其实超越的就是想象的阶层。超越了想象的阶段,就靠近我们所谓的在象征层面的所谓的成熟。
所以,可以简单说就是:关于自恋,包括人类在内,自恋的现象是生物界的一种基本现象。它能够让生物的行为习惯很好的运转,很好的作用下去。尤其是跟性行为相关的行为综合群都能够很好的运转下去,同时也能够让人类的这个物种繁衍下去。所以从这个层面去看自恋的话,这就很广泛了,它是一个基本的命题。有人说:人不自恋不成活。人类如果不自恋的话,那么人类也会灭亡。这是个事实。
在精神分析学说里,自恋最初的提出是在1898年,英国的性学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家。他的名字叫哈维劳克·艾利斯,他是在一篇文章当中提到自恋。这个文章的名称是:自发性欲–一个心理学研究。这个文章讲的是一个性倒错患者的研究观察。是他在这篇文章里最先提出“自恋”这个概念。
这个时候弗洛伊德在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医学毕业之后,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实习。在实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少量的癔症患者,他被深深吸引。在1885年,他拿着自己就是第一笔奖学金跑到法国跟夏柯在的那个医院叫沙比特利尔,当时是差不多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医院了,当然那个时候它更像是一个收容所。那里有大量的癔症患者。在沙比特利尔医院的实习学习过程当中,夏柯的理论,他的工作,他的研究发现都指向了一个结论就是:癔症患者是跟性压抑有关。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弗洛伊德对于性欲的,性压抑,性欲发展,他就有很深的研究。这个研究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所以在弗洛伊德的全集里边他也澄清的一点就是说:“自恋”是由英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来的。
弗洛伊德的“自恋”跟他其他的学说一样,被后来的研究学者大部分继承下来。而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发现,虽然说精神分析发展了很多年,但是最基本的理论并没有太多补充。大部分都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修缮,进行一些延伸,或者是加入了一些更具体的临床观察。那么弗洛伊德的自恋,有什么阐述呢?我们从他所有著作里,可以简单的就从提出的时间顺序来进行一个简列。那么第一个他提出来的就是:自恋是性欲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
这句话说的是:幼儿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从无对象的自发性欲到朝向外界对象之爱之间的这个中间阶段。他把这个中间阶段称之为“自恋”。这个中间阶段,“自恋”的对象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躯体。那么第二个阶段的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这个概念。他把这个力比多分为自我的力比多和对象力比多。
这里的自我,其实讲的就是自恋。自我力比多,最初他觉得是力比多的一个储存器,跟自发性欲又不一样。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是没有自我的,只有本我,然后再慢慢发展,在现实检验当中自我开始出生。那么,自发性欲是出生就有,所以他在第二阶段对于自我力比多,他讲的是:自我已经出现,要开始储存力比多,这在《论自恋》,导论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后来弗洛伊德自己又修正了自己的一些理论,他说:本我才是力比多的储存器,那么自恋就要分为第一性自恋,这是出生就有的。第二种自恋是第二性自恋,这就是所谓的自我的自恋。这里自我的自恋指的就是:这个自恋从无对象投注,到投注到妈妈客体再回到自身,这个中间阶段的自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自我的自恋讲的是:幼儿已经可以把自恋力比多投注到妈妈,但是妈妈不接或者他没办法投,投注过程受挫,他把力比多抽回来,投向自身。从投向妈妈投到投向自身这个阶段,称之为自恋。这是弗洛伊德的第三个时期对自恋的一个理解。
后来,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纲要》当中,对自恋重新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自我,储存力比多的自我与本我还没有分开,但还在本我当中,那部分的自我很小,一部分的自我,这部分的自我们是专门用来储存力比多用的。那么这部分力比多在这小部分自我当中,这个时期,他称之为,自恋。但这个事情了他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述,尤其是这个论点在临床上没有被很清楚的描述。所以,这部分相对而言,他解释的比较模糊。
我们再引入另外一个分析家,他叫拉康。拉康关于自恋的一个解读对我本人而言,比较喜欢。他的视角是爱,但他对这个爱的命名或者是阐述,简单说就是:爱与自恋之爱。他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想象的激情”。在弗洛伊德的书里,称之为“迷恋”。他讲的主要是:这种自恋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可以简单理解成这是弗洛伊德第二个理论里,自恋理论里的:力比多转向自身。就属于第一性自恋。
有一本小对话集叫《会饮》。在这个对话集里有一个例子,能够比较好的阐述这种“想象的激情”。里边有一个叫阿尔及比亚德的一个年轻人,长得非常漂亮,他爱上了苏格拉底。书中就是这样,旁白说的是:他觉察到了苏格拉底身上有种神圣,有种珍贵,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神奇。这是他很渴望,很喜欢的,这让他爱上了苏格拉底。但是对苏格拉底来说,他不觉得自己有这些品质。同时,苏格拉底对这个少年的期望是:像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可以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将来有其他建树。所以他保持的这种觉察让他知道自己并不爱这个少年。但是对于阿尔及比亚德而言,通过一个很特殊的过程,完成了自己爱上苏格拉底。这个过程是自恋认同的过程,我们现在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所以“想像的激情”,我们不从成熟的角度去评论他,它也是很真实,很强烈。大家可以体会下:我们有时候都会觉得我们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梦中情人。我指的其实就是这种“想象的激情”,这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拉康对于“自恋”有另外一种说法。所谓“积极的礼物”,但这就是一个成熟的爱。这种“积极的礼物”,具有想象的激情。这种自恋的内容还有很多特点。甚至说这种积极的礼物,这种爱,也都是从想象开始或者引发的,但是它需要在象征层面完成,或者说是在象征层面构成的。他是这样描述这个“积极的礼物”,这种爱的:“积极的礼物”总是朝向被爱主体的存在,朝向它的特殊性。这种朝向的指的就是在象征层面指向的客体。给对方需要的,这种需要,不是自己渴望的。
这里的特殊性讲的也是:哪怕全世界的其他人都需要,这都不是这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指向就被爱的对象,她需要的。其实也就是大家生活当中经常说的:要理解,要懂对方,这样的一个意思。那如果说没有这种象征的支配,拉康的说法是这样的:那么“积极的礼物”就会退回到“想象的激情”。结果是退回到类似于动物界你死我活的争斗中,这样的关系当中。
我们就可以概括的去理解一下,所谓自恋发展成功,意味着力比多能够自如地向对象投注。这个投注过程能够完成相对顺利,另外一点,这个投注对象是清晰的。它具有一些现实意义。而且,准备好能够面对或者是排除投注过程当中的碰到的一些障碍。当然了,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显然离不开投注对象也就是客体的回应。在孩子自恋或者说是自体表征完成过程当中,这里的客体回应指的是养育着的情感养育。
这个从自恋到客体依恋的过程对应的其实是我们熟悉的马勒的从共生到分离个体化,再到个体自体恒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完成的不好,力比多就容易返回自身投注。这种倒投注的情况也是很多样的。总体而言他就会出现一种退行。强迫症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投注的方式以及怎样完成这种投注,退行的程度各不一样,内容表达也各不一样。就像我们跟强迫症来访者的工作与跟抑郁症来访者工作当中体会不一样一样。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强迫症来访者内在的自恋机制。在这儿,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个弗洛伊德的《鼠人》的治疗。治疗的第一次注解,有以下文字:“他告诉我,他有一个朋友,他对这个朋友评价特别高,他说他以前被那些犯罪冲动折磨的时候,经常会去找这个的朋友,这个朋友每次都能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并相信他是个行为无可指责的人,可能是小时候沿袭的习惯,使他迷失了自己的生活,在开始的会谈中,他还谈到另一个和他有相似经历的十九岁的学生。那个时候,这个“鼠人”十四五岁。他说那个学生跟他很像,自负的很,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这种感觉跟我们实际咨询当中可能有些体会是差不多的。我们如果说跟强迫症来访者有比较多的工作体验或者是有比较长程的访谈体验的话,就会感觉到这类来访者,他们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寻常的做法,看法,实际表现与众不同,就会有这种印象。
有一个叫Kunt的精神分析家对于强迫症的动力学描述是:他们既不能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也不能依赖自己的思想,他们缺乏自我评估的能力,他们需要靠别人的承诺和接受来确认自己的行为。我们会在实际工作中被来访者不停的提问,他们会找权威或者他们认为重要的人,不停地提问,对于洁癖,洗涤狂,他们会不停的洗手,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洗干净,因为他们害怕被污染,被弄脏,他们不停地受到这种折磨,
那么,在别人的帮助下,他们就很企图想把这种不可思议的体验的转化成一个通常可以被接受的一个现实。我们知道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洗手。这种体验是什么呢?体验就是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带有威胁,他们必须要控制好。在上一次微课里面我们说到了“自我失调”。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他们自我评估能力很低,所以总是需要他人的承诺或者接受。但是“他人”是不存在的,于是,他们就会幻想出来一套强迫性的仪式化过程。以此来完成这个确认。
这个过程,就显得特别混乱,这种混乱的起源,我们认为是,强迫症来访者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将养育者,比如说母亲,体验为他们自己的一部分,不能体验到他们自己的价值,他们的能力。但是在仪式化的过程当中,养育者起到了一个自体客体的功能。在人际互动的时候,渴望其他人能够容纳自身不完善,渴望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因为这种认可跟尊重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确认。
但是,如果养育者或者养育环境,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里不一的,他的情感需要得不到回应,那么这个养育者以及这个养育者代表的情感特征的就不能被他内化。换句话说,还可以这样理解:还是被他内化了。但他内化的是一个冲突的自体客体,或者他只是内化了一个冲突。那么他成年之后,如果遇到刺激,这种强迫性的症状出现的话,就好像他只能重复着一个冲突的仪式或者一个动作或一个念头。
另外一个精神分析学家是这样理解的:强迫性的症状是用来处理共生和分离冲突的一个途径。也就是说症状一方面试图要防止跟妈妈–原始客体的融合,但另外一方面的他又可以帮助这个孩子补偿丧失了妈妈这个最重要客体时所受到的威胁。这是个矛盾的一个体验,从逻辑上讲,就只能从一个矛盾冲突的一个仪式化过程里面去得到处理。
另外一个分析学家的是这样理解的:强迫的症状是用来处理情感的这种仪式化的重复,是来帮助个体得到情感上的平静的。在情绪上安抚和稳定以及带有很多内心攻击性不安的自我必须要得到平复。因为,他害怕跟人互动的这种关系,所以就去瓦解,去破坏。我们就会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看到强迫症来访者,他们尽着最大的可能把情感隔离起来。跟人互动的时候没有情感,因为他们害怕一旦这种情感出来,就会把关系破坏掉。
从这个观点看:为了能够获得专一统一的感觉,但同时又能隐秘的反抗这种感觉,强迫症来访者要努力的隐藏和控制他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对其他人有渴望,但又有排斥,所以这个过程就是在我刚才说的想象当中完成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种满足,这显然就是一个我们之前说的“自恋之爱”。一旦进入想象,就进入了自恋。在想象当中客体就是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就可以被自己控制,就好像得到了渴望的东西,那他就得到满足,就不焦虑了。
按照马勒的观点,好的母子共生关系是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基本前提。温尼科特是这样认为的:婴儿能不能具备控制母亲的这种体验和获得母亲作为自己一部分的这种体验,是帮助他很好成长的一个前提。
这两个分析家的理解,强调的就跟弗洛伊德不一样,他们强调的就是关系,环境,人际,对于自恋的发展的意义。我们现在也特别接受这一点,包括在我们咨询当中,就会觉得跟强迫症来访者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跟对方靠近,这个靠近的指的是共情,动力学理解基础上的一个共情,而不是有了理解就机械的去解释,面质,澄清。因为只有这种情感的交流互动,对方的情感才敢出来。他会觉得他控制了我们,这对他意义重大。
(以上内容来自由郭会伦分享的微课——强迫症的内在自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