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下篇)
2021年4月30日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下篇)

分享人:郭会伦

第五个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的研究发现就是防御的作用。有些情感如果不能够被道德,社会规则,人类伦理所接受的话,这种情感就会被防御,被防御的结果也是没有办法通过恰当的方式释放。这样也会出现转换机制的使用。比如通过身体不舒服,行为异常,内心痛苦等,长时间的痛苦能通过这种方式去释放能量。

第六个,在前边几个研究发现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潜意识。防御的情感不被捕捉到,去哪里了?不知道。但一定去了一个地方,他们就给这个地方起个名字,叫潜意识。“潜意识”三个字并不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而是之前就有前辈提出来,但是在他们的临床工作当中,他们为很多很多情感的放到潜意识里。那么潜意识就有内容了。这点儿也要比以前只是凭主观意向提出说好像是有个地方叫潜意识,要有意义的多。这个也是他们整个发现里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功。

在潜意识里,因为心里痛苦对应的情感长时间存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这些情感在潜意识里,不能被联想,也不能被认识,不能被分析,也不能够被诉说,不能被分享,那么它就长时间的在一个人的精神内部通过转化机制,进行特殊的释放,那么这种特殊释放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出现各类身体上的痛苦,还有情绪上的痛苦。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下篇) 


为了补充他们之前六个研究成果,他们还补充了一个内容,就是关于记忆链。他们的理解是:记忆链本身是只能记一些事件的,不容易记情感,情感就像电流,出现了,就得释放出去,不能储存。电是可以储存的。一旦通电,就会成为光,热等。能这样电就能被成熟的使用的。但如果不通过这个让它变成光,变成热 ,那电会怎样呢?就会出现系统崩溃。情感是一样的。情感出现了,就要去释放。如果能够通过指向客体,指向一个人,指向自然,指向一些事物的话,那么他就是成熟的,就不会在精神内部挣扎,我们可以说,当你心里有爱的感觉出来的时候,就会去想念,通过电话诉说衷情,通过聊天,通过亲吻,通过拥抱,通过行动,去买点什么,做点什么,那么情感就会得到释放,就不会出现积压。

这种不被释放的情感,如果说它被记下来,可它又不能记,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通过记住跟这种情感对应的情景,事件,特定的人。通过记住这些,这些是有图像的,有动作的,有构造的,通过这些,可以记得。那么记住这些,就相应的把跟这些人,事,情景对应的情感也就记住了,也就留下了。另外通过防御,这些情感不能够被回忆,不能够被捕捉,那么这些事件也不能够被回忆起。由此,一个人的心理疾病,那就算是成功的完成了。

所以,我们在咨询当中,为什么要帮助来访者多回忆,多联想,让她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氛围内退行,出现所谓的一个自我催眠或者类催眠状态,就是想让情感出来,但这种情感,不会凭空出来,如果说他能够把跟这个情感对应的事件回忆起来,那么同时也就把那种情感被释放了。这是我们经常说的所谓的潜意识意识化一个具体的作用过程。

潜意识意识化,方式很多,语言表达肯定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另外比如说:写东西,写心得或者是唱歌儿,很多相对成熟的艺术表达都可以。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弗洛伊德他们关于癔症的发病机制的一个发现过程。我等下也会用文字写下来。首先,因为内心情感的缺失,那么一旦碰到现实刺激,这种需求的期待就会出现,那么这种需要出现的能量兴奋就会出现,因为这种需要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它就不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去释放,这时就会启动防御。防御这种不恰当的方式制造的结果,就会出现症状。所以症状,几句话描述就是成年人用婴儿般的方式表达,最后的结果就产生了心理疾病。

缺失导致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导致欲望期待
欲望导致兴奋能量出现
兴奋不被恰当的方式释放(防御)导致症状
持续的上述过程导致症状固着

 


如果从审视他们的一个研究结果而言,会发现一个了不起的意义就是:对于心理疾病,心理异常,这个工作开始从情感的需求的角度去着手了,这一点,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因为有了这样大量的临床工作,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布洛伊尔为很多很多癔症患者做了很多心理治疗工作,所以他们的发现,虽然不能说是科学结论,但是确实是从临床当中发现的。那么上述几点研究发现也帮助弗洛伊德在后来提出“性心理发育理论”“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包括对哀伤的理解以及自我功能就是防御的理论解读,也帮助克莱因,因为克莱因发现了就是说经典客体关系,费尔贝恩是这个纯粹的客体关系,包括比昂,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还有后来科胡特主体间性这些理论,都离不开刚才我们说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六个结论。

刚才我们是从弗洛伊德他的临床工作,怎么发现心理疾病一步一步产生的,是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讨论的。那现在咱们可以放在一个更广泛的一个范围去看,从文化视角去看看心理疾病是怎么回事?或者它是什么意义。

文化是什么呢?文化粗暴的说就是秩序,是一种约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让族群那更好的繁衍,发展。族群就需要秩序,更好的秩序就只能把整个群体结构化。结构化之后,它就会比较稳定,就不会出现你冲我撞,你死我活,那么就更容易发展。

但它一旦成一种束缚,对个体而言,它就会是一种限制。也就是说文化导致了个体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失就出现了,缺失有了,情感需求的欲望也就有了。在此,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心理问题,就是:如果不能够尊重文化,尊重规则秩序,也就等于不尊重这种缺失。而这种缺失,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不可能得到的,它就是事实。你不尊重这种事实,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这点我们还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看西游记,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非常威风。所有的天兵天将都搞不定他,他不但冲破了地球地面,还达到了天上,他甚至狂言说: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心里认为自己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状态,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到后来,他飞了那么远,他觉得飞到了天边。撒了泡尿,回来跟如来佛说:我不想飞了,你可以看看,我已经跑到天边了,还拉了泡尿。但是,他仔细一看,那只是如来佛的一个手指头,他还在如来佛手掌里。

我们的思考就是关于:孙悟空要去哪里?它飞到了所谓的天边,如果这真的是天边,他为什么不出去呢?是如来佛法力太大?还是他不愿意出去,还是不敢出去?天这边的很多情况他是熟悉的,可预期的,天那边呢?如果说飞出去一点,一步跨出去,就是绝对自由了,但是绝对自由意味着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完全没办法预料,完全没办法掌控,所以与其说如来佛,真有如来佛吗?并不是如来佛,是孙悟空心里的那种缺失,那种约束。就是潜意识,就是孙悟空的潜意识。

回过头来再看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在文化的这个范围里看:心理疾病有什么意义呢?

它首先是给了一部分人一个“名份”。这部分人,本来跟我们一样的,也是人,正常的人,但是,他们有某种特殊的表现,所以在这群体中显得特别另类,他打扰了这个群体的规则秩序。那么他就需要一个“名份”,有了“名份”,好,他们就安生了,整个群体也就安生了,所以他们就被称之为“心理病人”,“来访者”,“求助者”。

另外一点,心理疾病创造了另外一部分人就是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同样的,至于我们,对应着那部分心理异常的人,我们心里也有需求,我们这种需求恰恰是通过可以为他们做咨询得到我们自己的满足。这种心理疾病在文化这个范围内就变成,我们拥有了一个职业称呼,就是心理咨询师。

还有一点,心理疾病,对于更大范围的文化也作出了贡献。她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内容就是:国家开始为这种心理疾病,让它形成一个行业,可以为它花钱做研究,很多人投入当中,教学,治病,做帮助等等。所以这从一个现象变成了一个文化内容的符号。这个符号,填补了一个新的秩序的需要,照这个推论而言,文化发展,越来越发达,就要通过出现,发现,制造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患者。

 


这是整体社会的新的缺失。缺失就会产生欲望,要满足欲望就要通过心理咨询,治疗这一群人来满足。这是社会的需求。对应的我们可以体会下,社会上,小偷成全了警察,小偷越抓越多,心理疾病患者,一定是我们越治越多,不会越来越少。这里不单是咨询师个人的需求,来访者个人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一个新的秩序,需要一个新的职业,社会才能够稳定下来。

带着之前的理解,作为咨询师的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的工作以及我们跟我们在一起工作的这个来访者呢?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我们不过是秩序当中的一个符号。我们是由心理疾病创造的,没有心理疾病就不会有我们做咨询师。那么,我们跟来访者的关系,只是一个组合,是一种构成的组合,一起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内容的存在关系,就是这个行业。所以,咨询师跟来访者没有谁高谁低,不存在谁治谁,谁帮谁。只不过我们跟他一起构成了一个文化内容。

我们成了一个职业的代称,这个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有缺失,我们需要那个称呼。更广泛的来看,行业和行业称呼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自恋的满足,而作为个体咨询师而言,我们是要通过来访者来满足(自己)。只不过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关系,我们的确是跟来访者的缺失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它可以形成一个很特殊的关系,这个特殊关系的都双方就都能够得到互相满足。

跟来访者一样,我们也有缺失。我们没有什么理论,没有什么咨询技能,没有什么咨询经验,很多的没有,我们有的只是,满足自己缺失的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兴奋,在这点上我们跟来访者是一模一样的,没区别。所以在咨询关系当中的我们跟来访者,本就是对等的,咨询师只能做一个陪伴者,如果我们不放下症状,对症状的理解,不放下我们的知识,我们就看不到对方个体的存在,但我们是个组合,如果是我们看不到对方的存在,那么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弄丢了,那么关系就一定会破裂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做一个见证者,不但是一个陪伴者,还可以做一个见证者。这个见证者不单见证来访者者面对自己缺失的挣扎,更重要的是,你要见证我们自己不甘缺失的挣扎。如果说面对缺失,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实际上是在试图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处理这个缺失,那么我们就能保持敬畏,我们就能接受这种缺失确实是存在的,不可能获得满足,而且我们能尊重这种事实。那这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见证。来访者是我们的一个组合体,他在这个组合互动当中,能看到我们对自己缺失的尊重,他也有可能放下自己的欲望。

放下欲望的结果其实就是放下了对绝对自由的渴望。接受所谓的:你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不可能实现,你只有通过独立的去面对这种缺失,承担一些东西,付出一些东西,获得一些相对的自由,这才是所谓的真理。那样的话,内心的疆域就会相对更广阔,所谓的想获得一种安宁,才能够获得,心理疾病就消失了。如果不这样的,就永远陷到渴望的挣扎里,不可能获得自由,相对的自由也得不到,所以这个见证,我们说我们成了来访者的客体。

所谓的见证者,指的就是:主体跟客体本就是一个组合,如果说主体能够有勇气看到自己的需求,看到某种缺失是与生俱来,而且没有办法消除它,继而能够尊重它,接受它,能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然后去获得相对的自由。这样一来,来访者把我们当成客体,他就会内化我们的这样一个态度,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那么他把我们这种应对方式内化过去,那他也就可以通过更成熟的方式去获得一些相对的自由,那么心理疾病,也就没有了。

除了陪伴者和见证者,我个人认为我不知道作为咨询师,还能做什么。去干预他?帮助他?治疗他?也许这只会让我们在这个关系里越走越远,这个关系也不会长久。

我们再回到心理疾病怎么产生的这个标题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心理疾病本来就不存在。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有心理疾病,就会引发我们去治他,去干预他,去帮助她,去安慰她,这样的一个转变,就会让我们放弃掉我们不过是在处理自己的某种缺失,如果我们发生这样的改变,那么来访者就只能成为病,成为一堆症状。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把我们更好的一个应对方式,更好的态度内化到他心里去。那么,他的心理疾病就存在了。同时做咨询师的我们,作为个体,也不存在了,只是变成了一堆方法,一堆知识,一堆理论。那么我们自己,也不会有自由。

微课的主题今天就分享就到这儿。内容可能会有点抽象,大家试着去理解理解。我想强调一下,心理疾病得的核心是情感,当然,其实是情感的缺失,但对这种情感缺失的问题,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在与客体的互动当中去获得相对的满足,这种相对的满足,构成了一个组合,构成了我们的咨询关系。

在咨询关系里,我们所有的技术要求或者是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对情感缺失以及情感缺失的需要这个基础,我们强调设置,强调共情,实际上都是在让两个人处在各自的位置,只有在各自的位置,这个组合才能够很好的运转。假如说在不在各自的位置,比如说忽视设置,特别不共情,或者太少共情,都会让彼此的位置乱了秩序。位置乱了,这个组合就不稳定,咨询关系就会破裂。

所以这次微课强调的依然是,虽然是从心里疾病的一个发病机制去讲的,但实际上还是要回到咨询当中。所有的理论要求都是为了让咨询师跟来访者在工作的时候,既能尊重设置又能够有很真实真切很勇敢的共情,避免冷漠,同时也避免依赖。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继续下去。

今天的理论讲解部分就到此结束,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是我没有说清楚的,有错误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在接下来进行提问讨论。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上篇)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下篇)
文字干货丨人为什么会得心理疾病文字稿——问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