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上篇)
分享人:郭会伦
大家晚上好。
今天这个微课分享的内容的是:人为什么会得心理疾病。
关于这个主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个方面是:精神分析视角下,心里疾病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个方面是:是在文化视角下,怎么看待心理疾病?
第三个方面:还要回到我们心理咨询师与心理疾病,他们的对应关系以及代表的一些意义。
大概是从这三个方面去进行阐述。
心理疾病,如果它是一回事的话,那么这回事在有人的历史就一直存在着。但是“心理疾病”这个词,是近现代才有的。而且,如果说这回事给它一个命名,是五花八门的,甚至说,在近现代史以前是不存在心理疾病这回事的。我们还可以回想一下,它作为一个话题的存在,都没有发生过。存在的是什么呢?会有些人,出现了所谓的心理疾病的困扰,这些人被书籍或是一些医生们记录下来,我们才知道有这回事。那个时候这些人被称为疯子,怪物,废物,被唾弃的人垃圾等等。
因此,虽然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神学家、占卜学家,都对这种被异常现象困扰的人,甚至这种现象做出过一些解读和研究,但是“心理疾病”真正被重视还是因为它被命名开始的。就像一个人有了名字,他才会被人称呼,他才可以被存在。
心理疾病的出现,肯定离不开现代医学,尤其是神经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严谨地说,它是随着临床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出现,心里疾病才是存在的。精神病学对应的是精神病,跟心理疾病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也习惯了称之为“心理障碍”,这样的称呼更贴切一些。但现在心理学发展的很不完善,尤其是临床心理,尤其是在中国。2012年的时候,有一次,张海音老师来郑州,举办工作坊,当时他很兴奋,他说的一句话是:2013年,卫生部准备推出中国本科制的临床心理学这个学科,就是本科制教材在2013年推出来是很有希望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望成为第一批教学试点。张老师说这个的时候是还有期待的,但是,这个愿望的到现在也并没有实现。2013年了,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就郑日昌老师。我们知道郑老师有很多学生都是好几任的卫生部部长,桃李满天下。当时也问他这个问题。郑老师很诚恳,他说:临床心理学本科教材不会很快搞出来,因为作为第一手的心理治疗资料,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治疗理论,都缺乏足够多有效的研究和数据。而且,现在更多的教授们更愿意去为应用心理学进行科研。有讲座能拿项目,能够获得科研经费,那进职称等等现实方面的一些利益就更容易得到满足,出书,很快就能够搞得定。所以,作为临床心理学,其实在中国被很大的忽视了。
在今年,作为第六期中德精神分析咨询师培训,最后一次结业的时候,肖泽萍教授语重心长的说了一个愿望,她的意思是:希望中德班,不再只是三年一期,百十号人,也不再只是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举办。而是能够成为一个大学科的教育,就是能够进入到全国各个医学院,进行学科制的教育。这个一度还掀起了一点争议,大家担心中德班是不是要停办,后来仇剑崟老师还专门出来澄清,但这只是说肖泽萍教授希望临床心理在中国得到发展。
这是事实也是现实,所以,对应的临床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是很不够的。对于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的研究,尤其是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心理障碍的认识与接受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今天也不是这个要回答:人为什么会得心理疾病这个问题,起码这个问题应该由一个医生来回答才靠谱些。从具备的医学知识以及能力上,我本人也回答不了。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精神分析是怎样完成对心理疾病的理解以及探究它发病机制的这个过程的。另外,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有个人体会想跟大家分享就是,如果对心理疾病这个事情,能够在更广泛的一种文化视角下去看待去理解,对咨询师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对把握咨询师跟来访者互动当中的一个情感交流,帮助特别大。
在这儿还是要做一个声明,就是关于对精神分析的认识。精神分析对很多现实,现象,包括心理过程都做过有始有终的解释。看上去也都是比较严谨的,但是,精神分析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心理发现的方法,还不能称之为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到现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不同世界国家,对精神分析的理解也都在进行着完善,也都有所修改,有所补充。
所以由精神分析得出的很多结论,有的时候确实是需要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社会特点,带着这种理解去考虑,它才显得更合理。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很多误解。但精神分析的所有理论对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人,尤其是精神活动的过程,是有效的。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把它当成真理。
在精神分析出现以前,有几个人不得不提。第一个是希波克拉底,我们知道所有从医科生毕业,上岗之前都要宣誓,这个誓言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另外一个要提的是法国的神经病学家夏柯,还有法国的一个催眠师叫伯恩海姆。另外还有两个医院,在这里要提一下,第一个就是维也纳医院,第二个是法国夏柯主导的沙比特利尔收容所。这几个人都对这种现在我们称之为“癔症”的一个病症做过差不多是终生的研究,尤其是夏柯,当然,还有后来的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
我们从弗洛伊德开始。
弗洛伊德从维也纳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维也纳总医院,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为数不多的癔症患者,他们奇奇怪怪的一些表现,引起弗洛伊德的很大的好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他们的发病机制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就去了法国。这个时候,法国由夏柯主导的沙比特利尔收容所,在当时可以容纳五千人。收容所里,还不能称作病人,因为很多都是流浪汉,妓女,或者是社会底层的一些人,但也有一些属于典型病症的一些病人。在这里有大量的癔症患者,做临床观察再没有比这个医院,这个收容所更好的地方了。这里也让弗洛伊德很兴奋。
在这个时期之前,大家对癔症的研究,理解都是很主观的。而且不能自圆其说。随着弗洛伊德在沙比特利尔的实习,观摩夏柯的工作以及中间他也跑到就是法国南部跟伯恩海姆学催眠,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很多癔症患者,进行的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心理治疗的谈话治疗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工作过程当中,他们发现了癔症的发病机制。
在这儿,其实是通过“癔症”来代替我们今天这个题目“心理疾病”。我们说癔症的发病机制,基本上就等同于“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因为这个发现的过程是一回事。也就是说癔症怎么发生?这些人的心理疾病是怎么得的?通过比较严谨的的临床工作,弗洛伊德跟他的同事慢慢有了清晰的构思,而且这个时期的研究也为弗洛伊德后来提出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架构,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基础。包括后来的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拉康的精神分析,都得益于这个时期的研究发现。
弗洛伊德跟他的同事对于癔症的发病机制,简单的说,他们的结论是这样的:有几个步骤完成,第一个就是:癔症不是因为意念引起的,虽然部分癔症看上去确实是伴随着大量的意念构成的。他们认为癔症出现的很多身体上,包括一些精神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真实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可是本人又确实感觉到了痛苦。这他们称之为这是一种幻觉,痛苦的幻觉。那么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这种幻觉是伴随着某一种脑内的精神兴奋,这个兴奋是必须要释放出去的。释放就是所谓的传导。
他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心理疾病为什么会发生,显然跟他们的职业有关系的。他们都是神经科学出身的医生。尤其是弗洛伊德还曾经做一个课题,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发现鳗鱼的性腺在什么位置。我们重复一下: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对于人为什么会得心理疾病,第一个结论就是:癔症不是由意念引起的,而是因为脑内出现了某种兴奋,这种兴奋没有用恰当的方式传导出去。这第一个结论。
第二点发现是关于兴奋的内容,他们的结论是情感。研究过程当中有几点结论,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就是:人的精神心理兴奋总量是守恒的,这个显然符合唯物论的大逻辑。兴奋就会产生能量,能量就必须要释放。那么这种释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意义的运动表达。比如说:孩子饿了,他会哭,成年人生气了,他就会说,会骂或者是直接攻击。这种表达,就能够把这个时刻脑内出现的各种能量释放出去,通过哭,通过说,通过直接攻击。
还有一种的表达是不成熟的。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理疾病患者,这时他们心里有痛苦,但这个痛苦不能通过比如说肢体系统,语言系统释放,他们看上去是像在忍受,那就有点像比如说一个抑郁的人,其实内心可能是很躁狂的,强迫的人的外表看上去是很平静的,可是内心的是翻江倒海的。也就是说,他没有用恰当的方式传导出去。这种能量对她们产生了困扰。
他们还有一个结论就是:如果这种兴奋持续性,周期性,反应性出现的话,这种兴奋引发的能量就会聚集,形成观念,就会成为一种期待。这种期待随时准备着,那么在现实当中一碰到相应的刺激,就会有反应。这个人看上去就有点像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就是神经兮兮的,神经质的特点,就比如说一个人,看到某一类特质的人,他总会害怕,那么这就是所谓的“碰到刺激就会有反应”。怕就是反应,有反应就会有能量出现,能量如果不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去,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困扰。
那么这种反应怎么来的呢?这种反应,在他们的发现里就是情感的渴望。情感的渴望的就跟生理需求差不多,比如说饥饿就想吃东西,如果你不去找,也没有人给你,那么就会出现渴望,绝望等痛苦感觉。这种感觉不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去释放,这种感觉产生的能量是不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去释放,那就会造成困扰。
在所有的情感渴望里,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是性兴奋,性情感。这个被他们称之为内源性的兴奋来源。在任何一个人正常的成长过程当中,这种兴奋,现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就是不需要什么刺激它就会有。这个通过比如说三岁的第一个性发育期,包括青春期的第二性发育期,就可以得到印证。没有什么现实需要,但是体内就会有引发一种对异性的一种渴望。这个所谓的内源性的性兴奋,性本能,跟动物一样,所以性兴奋跟性情感,它代表的是一个更广泛的快乐。
第一个:个体要快乐,,第二个就是他说的:作为族群而言,要更好的生活下去,繁衍下去,那么作为众多情感里的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性兴奋,性情感。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也借鉴了夏柯,包括之前莫比斯的一些结论,就是癔症的发病跟性有关。那么由情感兴奋导致的能量,总是要释放的,维持一个体内的兴奋总量平衡。但如果不能通过肌肉活动,语言表达这种方式去释放,那就会形成情绪的异常表达,那么这种异常表达就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各类症状,癔症,躯体化,或者是一种痛苦感受。
他们的第三点发现就是:传导方式有问题,需要去重视。他们称之为转换机制。情感兴奋不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去释放就会出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兴奋太异常。如果说兴奋太异常的话,那么正常而言,现有的这种传导方式就不起作用了。比如说。重大创伤,自然灾害,或者是亲人离世等等等,这种兴奋就太异常。正常的表达就不再起作用,这就容易引起一种不成熟传导方式的使用。
第二种就是这些兴奋的并不太强烈,可是由于某种成长经历或者应对习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就会被频繁的使用,那么被频繁的使用的就会形成一种特别可靠的工具,或者特别可靠的一个武器一样的。这就成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引发一种传导方式的一个不成熟。那这两种情况,被他们称之为,都是造成转换机制,就是兴奋通过转换机制,用不恰当的方式去释放的这个两个情况。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
比如说因为丧失,地震等,我们都很伤痛,很悲伤,这个时候能就会否认,通过隔离来让自己悲伤不被我们感觉到。可是,毕竟没有经过所谓这个成熟的方式,就是哀悼的过程。这个人经历这样一个创伤,如果不进行哀悼的话,那么后来他依然会没有办法消除真正的伤心。这我们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这就是异常的兴奋,第二个就是习惯性的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比如说一个人,他总是使用压抑这种方式,看上去她好像没什么痛苦,有的时候他也能够感觉到自己可以不痛苦。但一旦有刺激,她的痛苦还是有的。因为那种转换机制是不成熟的。
第四个研究发现的是,他们起了个名字,叫“类催眠状态”,在这种特殊状态下,就容易出现兴奋异常。这种类催眠状态,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恍惚了,跑神儿了,发呆了。在这种状态下脑内出现特殊的情感需求,但这种特殊需求跟当时的现实环境很不协调。所以就没有办法用现实的方式去释放。就好像在恍惚,跑神的时候,现实的,成熟的,恰当的方式都被个体遗忘了或者被他冻住了,所以他就只能用不恰当的转换机制去释放。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一个人正在上班,但他突然想起分手的恋人,想念起以前的美好时光,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刺激,但是他体内就会出现大量的情感能量,这个能量是没有办法去释放的。而他当时也不会通过看照片,那打电话联系,或者是找朋聊天这些这些方式他都忘掉了,他意识不到,好像只能去忍受。可在现实里,他的情感能量,没有释放出去,只能在体内发发功,就只能痛苦。那么对现实的工作,当时他要处理的事情就会造成影响。
这个影响会加剧他那儿的痛苦。那么在类催眠状态下,容易形成兴奋异常,如果说一个人,比较多的情况就会都会出现类催眠状态的话,那么他心理异常兴奋出现的概率就会高。如果说这种兴奋出现的过高就符合刚才咱们提的第二种情况,就是某种兴奋频繁出现,虽然他不强,但也容易放弃恰当的方式而用不恰当的转换机制去释放。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上篇)
文字微课丨人为什么会的心理疾病文字稿(下篇)
文字干货丨人为什么会得心理疾病文字稿——问答篇